民俗迎新春|小年的正確打開方式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兒時的《臘月歌》您還記得嗎?隨著甲辰龍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大家都高高興興地期盼著,辛勤地過著“勞動節(jié)”。今天是臘月二十三,也是春節(jié)的序曲,讓我們重溫習俗,感受小年的正確打開方式。
小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即農歷臘月(除夕)或正月(元宵節(jié))的晚上。由于各地風俗不同,時間也有差異,北方地區(qū)在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qū)在臘月二十四。
祭灶王
圖為祭灶王 圖片來源:人民網
小年祭灶,是漢族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也稱“送灶”“祭灶王”等,是中國民間最具特色的傳統(tǒng)習俗之一。傳說灶王爺上天后,會向玉皇大帝稟告人間善惡。所以,在小年這天,家家戶戶都要供上糖果、茶水等好吃的食物。希望灶王爺吃了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說好話,讓玉皇大帝賜福于人。
吃灶糖
圖為灶糖 圖片來源:人民網
吃灶糖是小年的一個傳統(tǒng)習俗。民間傳說,灶糖是用麥芽糖和白糖熬成的。舊時,人們在祭灶時,要給灶王爺供奉灶糖。讓它沾上灶王爺的牙齒,這樣他就能在玉皇大帝那里多說好話。
掃塵日
圖為小朋友掃塵
祭灶后,人們開始掃房子做衛(wèi)生,北方稱“除塵”,南方叫“撣塵”,家家戶戶都要打掃清洗,把一切“窮運”“晦氣”“霉氣”都統(tǒng)統(tǒng)掃地出門,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地迎接農歷新年的到來。
剪窗花
圖為剪窗花 圖片來源:人民網
剪貼窗花是小年時的一項重要活動,人們在這一天要剪貼窗花,為春節(jié)做準備。窗花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動物、花草、人物等。窗花以它特有的表現形式,寄托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愿望和祝福。當陽光穿透窗花照進屋,濃濃的年味,一下子就撲面而來。
寫春聯(lián)
圖為寫春聯(lián)
寫春聯(lián)也是小年的習俗之一,民間在這一天有寫春聯(lián)、貼春聯(lián)的習俗。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小年點亮萬家燈火,團圓照亮歸家心路。
人間逢小年,所求皆如愿。
祝愿“龍的傳人”年年都如意,歲歲皆平安!小年快樂!
綜合自:人民網、新華社、中新網
?。ㄖ袊鞑鼐W 綜合/吳建穎 周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