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馆_无码av开心av_国产精品久久精品102_久久久久久直播免费网

m.rachaelbriggsdesign.com
home

葉城:人生的零公里處

發(fā)布時間: 2024-10-25 07:04:00 來源: 中國西藏網(wǎng)

  去祖國其他省份免費上學,那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孩子們不敢想的美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這個美夢就真的變成了現(xiàn)實。

  最早的時候,由于信息不暢,有些人還把去其他省份上學視作負擔,把去上學的孩子叫作“甲抽”(漢娃),聽上去好像是去給漢族人當娃娃。這些孩子們有的以為是“學差”,以“支差”形式被叫去的;有部族會議抽簽送去的;甚至還有歧視性地被有權有勢的村落頭人強派去的;也有以貴族子弟仆從身份被迫去的。但是,當他們學成歸來后,看到他們的巨大進步和變化,家家戶戶都搶著要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學,生怕?lián)尣坏筋^彩。

  阿里的老人告訴我們,本地已知最早去其他省份上學的應該是原阿里地區(qū)的老領導曲加那批人。曲加老人是阿里日土人,1941年出生,1953年至1954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阿里支隊二連放牧。1956年去中央團校學習,學成后回鄉(xiāng)參加工作,帶領鄉(xiāng)親們建設家鄉(xiāng),成為當?shù)氐娘L云人物。

  1960年,西藏平叛后,大批阿里孩子第一次集中去其他省份上學,有的小牧村里甚至有六七個文盲幼童一起去。我的幾個舅舅就是那樣——一次有三四個舅舅同時去了位于陜西咸陽的西藏民族學院上學。

  到了我們這一輩,去其他省份上學已經(jīng)成了“家常便飯”,而且是實實在在的“香餑餑”。

  1978年7月,西藏民族學院預科部的鄧老師和金貴老師千里迢迢從陜西咸陽來到西藏阿里招生。鄧老師是來自南方的漢族同志,言語溫和、性格斯文。金貴老師本姓黃,是個半藏半漢的“團結(jié)族”,但從語言到生活習慣看,在我們眼里他就是個地道的藏族老師。兩位老師一漢一藏,一老一少,一高一矮,是一對經(jīng)驗老到的“黃金組合”。

  他們從新疆進藏,在阿里首府獅泉河停留了半個多月,等待交通不便的學子從各地慢慢集結(jié)。金貴老師甚至親自跑到臨近的噶爾縣“戴帽中學”動員我們?nèi)W習。因此在那次,從我們噶爾縣考上去的學生是最多的,我記得至少有4個人——魯生、吳金次仁、羅布和我。

  在生活中,我是個“低能兒”,但在學習上,我又是早慧的。雖然那時我只有13歲,但已經(jīng)開始當起學哥學姐們的“小先生”,糾正同學們的發(fā)音,在校園里算是小有名氣。我堂姐次仁巴姆是學校里的骨干教師,她舉賢不避親,力排眾議,第一個把學校里年齡最小的我作為考生選送到獅泉河參加考試?,F(xiàn)在回想起來,其實考試本身非常簡單,叫“考察”可能更貼切些,主要意義在于給我們一次寶貴的機會。有了機會,一切也就有了可能。

  這次考試最終錄取了15名阿里學生,老師把考試成績用金字寫在紅紙上,在獅泉河人流最密集的百貨商店門口張貼。我的成績名列第一,且分數(shù)遙遙領先,我的軍官舅舅第一個看到這個消息,這也讓他感到臉上有光。

  等公布完錄取結(jié)果,老師便發(fā)去電報,從喀什地區(qū)運輸公司租來一輛大客車,讓我們坐車出發(fā),經(jīng)新疆去咸陽上學。由于年齡太小,很多事情我都記不清了,印象最深的是車上有一個大麻袋,里面裝滿了很硬的餅干。鄧老師慷慨地說:“不限量,隨便吃!大家路上千萬不能餓著啊!”我們不時拿上幾塊,掰下一點,啃上一口,權當完成一種任務。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時的阿里,估計是沒有能力生產(chǎn)這些餅干的。

  車上除了我們這些懵懂的孩童,還有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后第一批去其他省份上學的幾個年齡大的幸運兒。路上大家并不覺得苦,反而對一切充滿好奇和激動。

 

  圖為葉城的錫提亞古城,處于古絲綢之路和田綠洲與喀什綠洲的交界,是連通中國西藏與南亞地區(qū)的結(jié)點 圖片來源于葉城縣人民政府官網(wǎng)

  在鄧老師和金貴老師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在新疆葉城縣休整了半個月。葉城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南部,南依喀喇昆侖山和昆侖山脈,因位于葉爾羌河畔上游而得名,自古以來是新藏交通咽喉。葉城的平均海拔是1765米,已經(jīng)跟其他省份許多地方差別不大,可以讓我們很好地適應氣候,若有個別同學實在不適應,也方便將他們送回家去。

  這時候可能有人就要問了,為什么我們西藏阿里的學生要途經(jīng)新疆去上學呢?

  1954年,中央曾發(fā)布了一個名為《阿里地區(qū)領導關系問題》的文件,文件中指出,阿里地區(qū)處境特殊。從地理和民族上說,阿里是西藏的一部分,但從交通和物資上看,阿里距離新疆較近。并且阿里騎兵支隊是新疆派去的,新疆分局和新疆軍區(qū)對該部隊情況較熟悉。根據(jù)以上情況,阿里地區(qū)的一切工作,在相當長時期內(nèi),受新疆分局、新疆軍區(qū)和西藏工委、西藏軍區(qū)雙重領導。1969年12月,中央又一次指出,考慮到交通不便,為適應局勢的需求,阿里地區(qū)的黨、政、財、文等工作由新疆方面負責管理,特別是阿里軍分區(qū)劃歸新疆軍區(qū),但行政區(qū)劃仍屬西藏自治區(qū)。直到1979年3月,阿里地區(qū)才復歸西藏自治區(qū)管轄。

  所以,當我們要給家里寫信,把自己路上的經(jīng)歷和感受早點告訴家里人,以免讓家人擔心時,老師告訴我們信封上一定要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里地區(qū)”。

  1978年到2024年,46年時間,不知不覺就這樣過去了。我們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增長了見識和才干,有了各自的成績。通過自己的努力,我們有了些許可以回報母校的“資本”。

  2024年元月,我重返葉城。我仿佛又回到了1978年8月,5分錢的冰糖水,幾乎可以免費吃的瓜果,空氣中熟悉的“新疆味道”和天空中清脆的鴿哨聲……

  我重新去到了阿里駐葉城辦事處舊址,那里正是我們到新疆后第一個落腳的地方。順著導航尋去,才發(fā)現(xiàn)原來辦事處所在地叫作葉城縣雪浴大道56號。是呀,從遙遠、艱苦的阿里高原下來的人,哪個沒有經(jīng)歷過狂風暴雨的沐浴和洗禮呢?

 
圖為新藏公路零公里處地標

  我還去看了看不遠處著名的新藏公路零公里處。零公里是國道219線即新藏公路的起點,而葉城,何嘗不是我人生的起點呢?

  1978年,我們在葉城停留只有半個月的時間,主要是為了適應低海拔地區(qū)的生活和環(huán)境,雖然時間不長,但也免不了有很多故事發(fā)生。

  當時我的堂哥次仁也在這里休整,準備進新疆的一所大學學習。辦事處里有位家屬大嬸,是個漢族人,沒有工作,就幫人洗衣服掙錢,洗一件衣服收2毛錢辛苦費。她對人態(tài)度友好,連對我們這些小孩都十分客氣。一次,我正準備把一堆臟衣服送去讓大嬸洗,沒想到被堂哥看見了。堂哥罵了我一頓,告訴我要去上學了,應該學著自己洗衣服。他說如果我自己實在洗不動,他再幫我洗。其實堂哥的年齡長不了我?guī)讱q,自己也還是貪玩的年紀。后來,他既沒有幫我洗,也沒有讓大嬸替我洗,他的言語中表明了,我們已經(jīng)長大了,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道理我是聽明白了的。

  有一天,我和老師、同學們出去吃飯,遇到了平時經(jīng)常和我們開玩笑的“鬧劇大漢”。在排隊買飯時,他笑嘻嘻地、有些不知輕重地用筷子敲了下前面吳金同學的腦袋,膽小的吳金被嚇哭了。一旁的金貴老師像護小雞的老母雞一樣有些惱怒地上前吼道:“你注意點,我們是少數(shù)民族!”那個大叔用同樣不太標準的漢語反駁:“你注意點,我也是少數(shù)民族!”一下把大家都逗笑了。其實他并沒有什么惡意,可能是實在閑得無聊想找點樂子而已?;芈玫甑穆飞希覀兌既グ参拷鹳F老師,鄧老師笑著跟金貴老師說:“看,孩子們多懂事呀!”

  今天,我們不但懂事了,也知道感恩了。來到葉城的新藏公路零公里處,回望我們童年求知的出發(fā)地,不能忘卻,我們的人生無論去向何方,都是從這里蹣跚起步的。(原文刊載于《中國西藏》漢文版2024年第5期 文/索窮)

(責編: 于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