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阿來:用更寬廣包容的視點書寫中華民族文化
阿來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埨?攝
“(民族地區(qū))過去復雜的歷史,今天更豐富多樣的現實,在新時代里人們產生出來的新思想、新行為、新感受,所有這些東西把它綜合起來,不正叫做時代風云么?”黨外知識分子、中國當代作家阿來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今日作家有責任用一種更寬廣、更包容的視點對中華民族文化重新打量、書寫。
推開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阿來工作室的小門,首先看到的便是高及天花板的寬大書柜,以及書柜兩側堆積如小山的圖書,其中不少與民族文化歷史相關。這位史上最年輕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笑言,閱讀已經融入自己生活之中,這些藏書只是冰山一角,不久前才將家中兩千冊圖書捐贈給了四川省圖書館。
作為從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走出的藏族作家,阿來常年將自己詩意的筆觸對準家鄉(xiāng)的山水。他在《塵埃落定》回顧土司制度的興衰,《蘑菇圈》反思人類與高原生態(tài)的關系,《云中記》書寫汶川特大地震的創(chuàng)傷與救贖……
阿來的故鄉(xiāng)地處橫斷山脈,有“民族文化走廊”之稱,自古便是多民族匯聚交融之地。“過去這里民族之間的隔閡、封閉比較嚴重,而新中國成立后,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進一步加強了?!卑硪宰约杭亦l(xiāng)的變化為例介紹道,脫貧攻堅讓四川民族地區(qū)發(fā)生了翻天覆地之變,這正是多民族國家“一個都不落下”政策的體現。
阿來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 張浪 攝
在阿來看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涉藏地區(qū)的封建農奴制被廢除,家鄉(xiāng)也一步一步和經濟發(fā)達的地方拉近距離,一步一步與當代世界融合,文學隨著生活的變化而發(fā)展。無論是描繪社會生活的某一處小細節(jié),還是一個波瀾壯闊全景式畫卷,都是作家對生活真實的反映。
“所以我從寫作那天開始,就不光是一個理想,文學要反映現實,我們反映出來的,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現實?!痹诎砜磥恚刈逋辛鱾髯顝V的倉央嘉措情歌創(chuàng)作于康熙年間,但今天在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詩歌園地中它還是那么流行、那么受到歡迎,因為它訴諸了人類最基本的情感。
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共同體。阿來表示,56個民族各自有各自的歷史,有各自獨特的審美,以及各自不同風貌的物質生活跟精神生活,也就因此產生了多民族文化。
阿來表示,中國的歷史經歷了無數繁榮、衰退波浪式的起伏,中國之所以成為今日中國,還是因為文化。
從處女作《塵埃落定》橫空出世至今,阿來已經創(chuàng)作了近30部文學作品。雖然言談中將寫小說視為“操持文字的手藝”,但阿來同時表示,作家需要有手藝人的“工匠精神”,對筆下每一個字負責。
阿來出席全國“兩會”。(資料圖) 安源 攝
“文學是發(fā)乎本心的,一個真正的作家,他不會做題材的規(guī)劃,因為心靈是不能規(guī)劃的。誰知道你會被誰觸動,被什么事情觸動呢?”談及未來創(chuàng)作計劃時,阿來表示,在最深的觸動到來之前,自己永遠不知道下一本書是什么。
在阿來看來,黨外知識分子不能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每個國家的公民在認同國家制度、遵守國家法律之外,首先應當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叭绻恳粋€人,都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這對于黨的事業(yè)也好,或者是國家政策也好,是最大的一個助力?!?/p>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家常講不忘初心,我想最根本的初心,就是國家強盛、人民幸福,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就是這樣?!卑硇Φ馈?/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著名作家阿來、麥家現身重慶談“寫作觀”
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數十載,阿來與麥家早已蜚聲文壇,但回望過去,他們早年的寫作經歷也并非一帆風順。[詳細] -
話劇《塵埃落定》登陸深圳 再現文學經典
改編自作家阿來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同名話劇《塵埃落定》,4月29日至5月2日在深圳保利劇院上演。[詳細] -
作家阿來:以“不變”的力量,應對變化的世界
經過時間檢驗,《塵埃落定》已成為當代中國文壇的經典。作為阿來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它不僅在2000年斬獲了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出版后的銷量也達到了“百萬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