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口岸經濟”打通西向國際貿易黃金通道
中新社喀什11月12日電 題:新疆“口岸經濟”打通西向國際貿易黃金通道
中新社記者 王華
新疆喀什地區(qū)擁有“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獨特區(qū)位優(yōu)勢,自古以來就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和國際商埠,同時連接著中國國內和國際兩個超10億人口的大市場。
11月11日,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喀什片區(qū)揭牌,并迎來首批35家企業(yè)入駐,簽約落地項目資金超過176億元人民幣。
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實施范圍179.66平方公里,其中喀什片區(qū)28.48平方公里。根據《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qū)總體方案》,喀什片區(qū)將重點發(fā)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紡織服裝制造等產業(yè),大力推動進口資源落地加工,積極培育國際物流、跨境電商等現代服務業(yè),打造聯(lián)通中亞、南亞等市場的商品加工集散基地。
時下,喀什中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正一片繁忙,倉儲大廳內,來自中國長三角、珠三角地區(qū)生產的日用品、小家電、玩具等各式商品匯集于此,經過打包、轉運,將通過喀什的各個口岸,發(fā)往中亞、歐洲等地。
位于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紅其拉甫口岸,國門前哨區(qū)海拔5100多米,被稱作“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口岸孔道全長126公里,是中國與巴基斯坦唯一的陸路進出境通道,也是通往南亞次大陸乃至歐洲的重要門戶。
一名準備從紅其拉甫口岸過關出境的巴基斯坦商人對記者表示,他和伙伴們要把一批剛剛采購的中國商品包括食品、服裝、日用品、玩具等,帶回巴基斯坦。中國商品在巴基斯坦當地很受歡迎,他自己每個月要往返中巴多趟,而從這里出入境十分便捷,大約五個小時就能到巴基斯坦的小鎮(zhèn),車票只要200多元人民幣。
據了解,今年以來截至10月31日,紅其拉甫口岸貨運量同比翻倍,貨值2.53億美元。該口岸管理委員會負責人田國華稱,巴基斯坦的冰凍水產品質量很好,希望經過推廣,能實現年進口量達10萬噸的目標。紅其拉甫口岸管理委員會提供的信息還顯示,4月3日恢復客運通關以來(季節(jié)性口岸),至11月5日,出入境旅客已突破4萬人次。
從紅其拉甫口岸向北200公里處,是連接中國與塔吉克斯坦的卡拉蘇口岸,一排排集裝箱貨車在口岸堆場等待出境。據卡拉蘇海關關長楊曉林介紹,今年1月至10月,卡拉蘇口岸的過貨量近28萬噸,同比增長超70%。
喀什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艾尼瓦爾·吐爾遜表示,今年前三季,喀什地區(qū)外貿進出口總值突破61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9.7%,總量和增速均居全新疆第一位;同喀什開展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qū)達128個,“喀什正培育壯大以商貿物流為主的外向型經濟,由‘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全面轉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