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新發(fā)現多種有機物質 有助搜尋潛在生物特征
科技日報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雜志12日發(fā)表了一篇天體物理學論文,報道了“毅力號”火星車在耶澤羅隕擊坑探測到多種有機分子的證據。這一發(fā)現表明,火星過去可能存在一個比之前認為的更復雜的地球化學循環(huán)。
對于火星上有機物質起源的解釋包括多種假說,如水—巖相互作用,來自行星際塵埃或流星的沉積,當然生物起源假說也未被排除。
進一步理解火星有機物質或能為碳源可用性提供啟示,亦可幫助搜尋潛在的生物特征。
“宜居環(huán)境有機物和化學物質拉曼和熒光掃描”(SHERLOC)探測儀是首個能對火星上有機分子礦物進行精細尺度制圖和分析的工具。“毅力號”火星車搭載著SHERLOC在耶澤羅隕擊坑著陸,這里曾是一片古代湖泊流域,歷史上宜居的可能性很大。
此次,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團隊研究了SHERLOC對耶澤羅隕擊坑底地層的分析結果。SHERLOC在耶澤羅隕擊坑底的既定10個目標中都探測到了有機分子的信號,這些有機分子顯示出每個地層可能獨有的多樣性礦物質關聯和空間分布。
觀測結果的多樣性或意味著有機物質起源的不同方式:可能通過水的沉積,也可能通過與火山物質的作用合成。
研究發(fā)現表明,火星表面可能存在不同的有機物合成和保存機制,含水過程可能在這些機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