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為何首次服用減肥藥就喪命?
□ 本報記者 余東明 本報實習生 馮小瑜
□ 本報通訊員 阮雋峰
減肥藥有毒,甚至可以致人死亡,絕非危言聳聽。近日,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司鑒院)法醫(yī)黃平向《法治日報》記者講述了一起他經辦的愛美少女命喪減肥“神藥”的故事。
小梅與同事小雅是室友,關系很好。小雅曾網購某減肥糖果,吃了幾天真瘦了。這讓愛美的小梅也心動了。然而第一次服用半小時后,小梅突然感覺胸悶,上腹也陣陣不適,她沖到廁所嘔吐不止。休息片刻后,癥狀依然沒有好轉。
胸悶加重、呼吸困難、臉色發(fā)紺,并咳出了粉紅色痰。很快她失去意識陷入昏迷,被小雅送進醫(yī)院。兩個半小時的搶救依然沒能留住她的生命……案發(fā)后,食品藥品監(jiān)督部門認定減肥糖果中含有西布曲明成分。
西布曲明可以抑制食欲并提高代謝,曾一度被追捧為減肥“神藥”。西布曲明跌落神壇的背后,是其屢發(fā)不止的不良反應和對肝腎等臟器不可逆轉的傷害。
小梅服用西布曲明后死亡,其背后的藥物機理到底是怎樣的,兩者之間又是否具有直接因果關系?警方把此案的司法鑒定委托給了司鑒院。
黃平著手調查,在解剖臺上,黃平并沒有發(fā)現小梅的心、肺和腦等重要器官存在明顯致死性病變。“唯一異常的是她的心臟有點偏重,達到300多克,大于正常女性心臟的220克,但這并不致死。”黃平說。
既然心臟肥大不足以致死,那么小梅的死因還有待查找。
黃平注意到,小梅右腎腎上腺上長有一顆直徑約5cm的腫塊。解剖時黃平和同事并不能確定其性質,于是將腫塊帶回上海實驗室做病理學檢查。通過常規(guī)HE染色、特殊染色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并行顯微鏡檢查,他們發(fā)現腫塊細胞鉻鹽染色陽性,呈棕黃色。黃平綜合分析認為,腫塊為腎上腺嗜鉻細胞瘤。
“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可以過度產生和釋放大量兒茶酚胺進入血液循環(huán)?!秉S平說,兒茶酚胺包括腎上腺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類激素能夠讓人感到興奮、心率加快。
正常情況下,隨著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代謝,人體內的兒茶酚胺水平可以保持動態(tài)平衡。但由于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患者體內兒茶酚胺過多,患者時常會處于興奮狀態(tài),導致血壓比常人高、心跳比常人快,這也可能是小梅心臟肥大的原因。
腫瘤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隨著腫瘤慢慢變大,小梅的身體已在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對兒茶酚胺高水平的耐受,因此日常并未感覺到不適。小梅服用了西布曲明后,“水位”瞬間突破了警戒線,造成其心力衰竭?!八歪t(yī)前,小梅口吐粉紅色痰就是心力衰竭引起肺水腫的表現,我們在尸檢中也發(fā)現了雙肺嚴重水腫?!秉S平說。
最終,黃平得出鑒定結論,小梅系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與西布曲明協(xié)同作用引發(fā)急性循環(huán)衰竭死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