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板塊行情回暖 價值型基金收益“轉正”
證券時報記者 王小芊
以“回撤較小”著稱的價值型基金,正在經歷市場的考驗。
此前,有部分價值型基金的凈值出現(xiàn)了較大幅度的波動,其中不乏一些認知度較高、長期運行良好的價值型產品。這類基金以穩(wěn)健收益為特征,卻出現(xiàn)了較大幅度的回撤,這一現(xiàn)象引發(fā)了市場的關注。
近日,隨著房地產等傳統(tǒng)價值型板塊行情回暖,價值派基金經理在管的基金也有了明顯的反彈跡象。業(yè)內人士認為,價值派的投資邏輯是尋找錯誤定價下產生的投資機會,把估值作為選股最重要的標準。這種投資方法下,出現(xiàn)極端業(yè)績表現(xiàn)的概率相對較低,投資者不妨以平常心去對待短期波動。
價值派基金經理遇考驗
近期,有幾位價值派基金經理在管的產品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業(yè)績波動,甚至有產品出現(xiàn)了歷史上罕見的較大回撤。以華南某公募的一只王牌“固收+”產品為例,該產品今年第三季度罕見地錄得了負收益,10月底更是一度出現(xiàn)了比較大幅度的業(yè)績下滑,構成產品成立以來的最大回撤。
價值型基金往往因為業(yè)績穩(wěn)健而被投資者青睞,但部分基金近期的表現(xiàn)卻讓一些投資者感到困惑。這類基金緣何出現(xiàn)大幅波動?就上述王牌價值型基金而言,有幾點值得投資者特別留意。
一方面,就持倉而言,三季報顯示,這只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主要集中在地產、煤炭、金融等領域,其中地產股和煤炭股上半年較為抗跌,但在上周反彈行情之前表現(xiàn)疲弱。上證地產指數自9月中旬開始下滑,到了10月底跌超22%;中證申萬煤炭指數也自今年9月初開始回調,到了10月底跌超18%。盡管“固收+”產品的權益?zhèn)}位較低,但是由于這只基金的權益?zhèn)}位重倉的板塊本身震蕩幅度較大,業(yè)績波動也就在所難免。
另一方面,橫向比較而言,這只基金今年第三季度的跌幅其實還是低于同類產品的。就排名來看,這只基金今年第三季度的收益仍處在同類產品前三分之一的分位上,展現(xiàn)了比較強勁的抗風險能力。
無獨有偶。滬上一位價值派基金經理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截至目前,他今年的新發(fā)產品業(yè)績表現(xiàn)并不是很理想。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他在今年以前發(fā)行的產品,業(yè)績回報方面的排名卻都保持在同類產品的前列。從持倉來看,三季度末,他的一只回撤較大的基金重倉了較多基建和地產后周期的個股,此外還有部分金融股和煤炭股,是比較鮮明的價值派風格。
以平常心看待板塊波動
面對價值派基金經理的產品波動,一些機構也在第一時間向投資者進行了回應。有機構表示,公司的價值型基金的投資策略已運行成熟,且表現(xiàn)穩(wěn)定,也曾靠著基本面防守策略創(chuàng)造了不少佳績。不僅如此,基本面策略是在中長期才發(fā)揮作用,短期市場情緒造成的波動較難避免。
而針對投資者關心的“能否漲回來”這一問題,上述機構表示,只要買入的時點足夠便宜,即便是非朝陽產業(yè),也可以獲得比較可觀的收益;反之,如果以過高的價格買入,即便是朝陽產業(yè),也未必能獲得理想的收益。最后,該機構表示,任何策略都不可能適應所有場景,也都會有短期失效的時候。只要產品的策略仍是長期有效的,基金經理也能保持投資風格不漂移,相對逆風的時候其實不失為較好的買點。
進入11月,市場的走向也印證了上述觀點。以地產板塊為例,進入11月,上證地產指數反彈超過13%,11月11日更是以接近7%的單日漲幅收盤,反彈力度較大。本輪反彈主要受政策影響,多項措施為行業(yè)注入了重大利好。
國信證券研究所認為,11月8日交易商協(xié)會公布“第二支箭”相關信息,信息發(fā)布后,對于政策落地的進度和分給房企的額度,市場仍多有分歧。不過,11月10日即公告受理龍湖集團200億元儲架式注冊發(fā)行,中債增進公司同步受理企業(yè)增信業(yè)務意向,支持措施可謂閃電落地,200億元的額度顯示出足夠的支持力度。
與之相對應地,截至11月11日,上述價值型基金今年以來的累計收益也成功“轉正”,比10月末的點位回升超過2%。
一位機構人士表示,價值派基金經理把估值作為選股最重要的標準,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這個流派的基金經理在管的產品歷史回撤相對比較小,也因此受到了不少投資者的認可?!皟r值派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通常是比較穩(wěn)定的,大部分情況下,權益?zhèn)}位的波動也相對可控,優(yōu)秀的價值型產品回撤較大的情況比較少見。”她對證券時報記者說。
不過,她也提到,在少數情況下,價值派基金經理重倉的板塊也會出現(xiàn)比較大幅度的起伏,傳導到投資者這端可能就是基金凈值的回撤,會引起部分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的恐慌。對此,她建議投資者不妨以平常心去對待產品業(yè)績的短期擾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